广告

当前位置: 首页> 热门 > 内容

从氢能重卡到零碳船舶,探访东方氢港“绿”变丨活力中国调研行

来源于:证券之星 时间:2025-08-22 13:45    阅读量:18598   
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嘉兴报道近年来,我国对氢能行业的重视不断提高,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,氢能产业已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热点赛道。在活力中国调研行的走访过程中,记者来到了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。

早在2018年,嘉兴港区便前瞻性切入新能源赛道,着力构建以绿色化工新材料为根基、航空航天与氢能产业为双翼的“1+2”产业格局。作为嘉兴氢能产业的示范区,嘉兴港区依托自身富集的工业副产氢资源与多元应用场景,正加速氢能全链条布局,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“东方氢港”。

嘉兴港区位于上海南侧、杭州湾北岸,是嘉兴市主要开发区之一,已建立一小时交通网络。2024年嘉兴港位列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第60名,凭借海河联运优势,成为推广氢能重卡和船舶的理想地。

截至2025年5月,港区已投运100辆49吨级氢能重卡,单车加氢15分钟即可实现450公里续航,较燃油车降低运营成本15%。这些“零碳物流动脉”每年减少碳排放近1万吨,节约燃料成本300万元。未来计划将港区物流车辆全面替换为氢能动力,2025年目标投运300台,打造全球最大氢能港口运输集群。

同时,港区还启动了64标箱氢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舶的研发,搭载2套240千瓦氢燃料电池组,续航约380公里。目前,氢能船舶已建好,正在联调联试,将用于乍浦港到下沙港的内河运输航线,未来还将进行运营示范和效益验证,打造绿色氢能内河集装箱运输专线。

“我们码头现在这几年的发展也是绿色环保。”浙江海港嘉兴港务营运操作部乍浦分部经理助理杨向东告诉记者,港区的传统运作模式也在加速革新,已全面推行“散改集”作业:无论是铜金矿、煤炭等货物,均先以散货形式到港,再统一转换为集装箱进行后续运作,有效降低了散货作业对环境的影响。未来,我们还将进一步拓展清洁能源应用场景,为码头绿色运营再添助力。这些环保举措不仅是集团重点推进的战略方向,更切实为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,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提升。
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热门阅读
  • 智能特种机器人加速落地

    智能特种机器人正从单一作业工具,走向多场景、系统化应用。近年来,随着人工智能、传感器和高性能材料的进步,特种机器人在灾害救援、消防安防、核电...

  • 惠泰医疗: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.

    冯秀语编|李亦辉 8月21日,惠泰医疗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,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2.14亿元,同比增长21.26%,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...

  • 工行温度金塔支行精准滴灌北河湾工业区

    在广袤的西北戈壁之上,酒泉市金塔县北河湾工业园区如一颗加速崛起的产业明珠。这里,塔罐林立,管道纵横,承载着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任。而在这片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