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告

当前位置: 首页> 热门 > 内容

买菜能溯源、养老有智慧、孩子来教学……看奉贤“数智生活”新模样

来源于:东方网 时间:2025-10-14 16:52    阅读量:13245   

10月13日,上海“数字伙伴计划”系列主题活动——2025奉贤区“数智普惠”大会在南桥镇江海村落幕。本次大会全面回顾了奉贤区三年来推进“数智普惠”的实践成果,系统展示了数字惠民的阶段性成效,并标志着该区数字服务迈向“社会共创、多元参与”的新阶段。

三年深耕:织密全域数字服务网络

自2023年启动“数智普惠”工作以来,奉贤区坚持“政府引导、企业共建、社区落地、市民参与”的协同机制,聚焦“数字资源下沉、场景体验创新、生态协同增效”三大方向,持续推进数字服务可及性与包容性建设。

截至目前,全区已建成45个“数字服务微站点”,其中24个为有人值守站点,依托党群服务中心、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基层阵地,提供面对面数字技能培训与智能产品体验服务;21个为无人站点,依托电信“Hello?老友”数字公话亭,实现24小时自助服务,确保居民“步行可达、触手可及”数字便利。

为满足不同群体的数字需求,奉贤区构建“基础—进阶—通识—热点”四级课程体系,开发涵盖AI大模型应用、随申码使用、健康管理等主题的11门普惠课程。2025年以来,已开展巡回课堂42场,覆盖全区13个街镇及旅游区,惠及群众超1300人次。从老年人学习移动支付、跨越“数字鸿沟”,到青少年担任家庭“数字小老师”反向赋能长辈,数字技能普及正实现代际共融、全民共享。

大会上,南桥镇、金汇镇、西渡街道获评“数智普惠优秀街镇”;《官方数字防诈必修课》《随申码“一码通贤城”攻略》等三门课程被评为“优选课程”,成为区域数字素养提升的示范样板。

场景创新:激活基层治理“神经末梢”

数字技术的落地,重在解决民生痛点。作为奉贤区智慧菜场的标杆,新贤农贸市场引入AI智能识别秤、无感支付和全流程溯源系统,交易效率提升约30%。市场内设“智慧大屏”,实时公示商品价格、农残检测结果及热销排行,实现交易透明化、服务智慧化。

在智慧养老方面,奉贤区探索“长者食堂+数字服务”融合模式,提升老年群体生活便利度;在智慧教育领域,推动数字资源向社区延伸,助力终身学习;在低空经济方面,翼枭科技开展无人机配送、巡检与应急救援应用试点,提升公共服务响应效率。此外,区级智慧物业平台“贤城智管家”已累计服务超5000户居民,有效打通社区治理与服务的“最后一百米”。

上述创新实践在大会上获颁“优质场景”证书,成为奉贤区以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。

多元共治:市民从“使用者”迈向“共建者”

为推动数字服务更贴近群众需求,奉贤区组建了由121名成员构成的“数字体验官”队伍,覆盖全区各街镇。体验官深入智慧菜场、数字微站点、社区服务平台等一线场景,累计提交优化建议超1000条,形成“体验—反馈—优化—创新”的闭环机制。

大会现场,首批“数字体验官”正式领取场景评价装备包,标志着市民角色从“被动接受服务”向“主动参与共建”转变,政企民协同的数智生态格局初步成型。

展望未来:发布“十五五”全民实践召集令

大会现场,奉贤区“十五五”数智普惠全民实践召集令发布。该倡议围绕“能力提升、场景创新、阵地共建、生态协同”四大维度,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,建设“全域赋能、普惠可及、包容共享”的数字生活典范区。

奉贤区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下一步,我们将推动数字服务从‘可用’向‘好用’升级,重点提升服务精准度与智能化水平。”?区内将总结智慧菜场、数字微站点等建设经验,输出标准化建设方案,推广“1+N”数智普惠网络,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。同时,积极探索“长者食堂+送菜上门”等智慧养老新场景,让数字技术真正融入百姓日常。

同期举办的场景调研、互动课堂与市民集市,让公众沉浸式体验数字生活魅力:翼枭科技现场演示无人机配送,精准投递物资;健康监测展台前,智能拐杖、脉泳诊仪等适老化设备吸引众多老年人驻足体验;数字防诈互动课堂通过真实案例讲解,提升居民网络安全意识。

从跨越“数字鸿沟”到实现“数字共享”,从技术应用创新到传递民生温度,奉贤区以三年扎实实践,交出了一份全民参与、成果共享的数字化转型答卷。面向“十五五”,奉贤将继续以数字为笔,绘就人人可感、处处温暖的未来生活新图景,奋力打造南上海“数智贤城”的示范样板。
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热门阅读